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三十而立》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发表于2021-06-07 08:10:01归属于读后感怎么写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三十而立》读后感

《三十而立》是2017年出版的王小波小说集《黄金时代》中的第二篇中篇小说,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三十而立”是一个纯粹中国的概念,语出自《论语•为政》。西方其实也有类似观念,在古希腊边境城市阿伊哈努姆(今阿富汗境内)曾出土过一块石碑,上书“孩提时听话,青年时自律,成年时正义,老年时智慧,死去时安详”的铭文,似乎像极了孔子的言论。


但人生无常,对于一个五十岁的人而言,四十岁就算老年了,可对于一个享年七十岁的人而言,六十岁似乎才能算上老年。孔子个人各个年龄做什么,本不关别人什么事的,可孔子一旦被尊为“万世师表”,他的一切人生轨迹都成为了标准。希腊的神谕则更加普世一些。


《三十而立》由七个章节组成,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王二从小调皮,长大后当了一所大学农业系的老师,而他对此却并不感兴趣。在与情人、妻子、学生、系领导、校领导的周旋中,王二对人三十岁以后的“假正经”表达出辛辣的讽刺与不得不寄生其中的无奈。


《三十而立》与《黄金时代》同被视作王小波的代表作,这部中篇小说充分展现了作者那生动、趣味、幽默的创作风格,戏谑地点评了那些在大众观念里不宜讨论的内容,对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意义提出了反思。


作品的七个章节既是以讨论对象划分的,也是以一个人从少年成长为中老年的时间线索划分的。第一节,写作者安排童年玩伴许由入大学当助教,结果两人把生物教学搞得一塌糊涂。王二被许由搞得不得安宁,主动寻求正经;第二节,写作者与情人小转铃幽会,王二之妻二妞子怒斥王二不正经;第三节写二妞子,第四节写大自然,第五节写母亲,第六节写学生,第七节写老姚,总之都是围绕着“正经”这个主题叙述的。


王小波所提出的“假正经”指的是社会种种不必要的社会规则。作者对整个现代社会发问:什么是正经?为什么正经?为什么有人假正经?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分子,我们不可能不面对社会的各种明规则、潜规则。


人们的天性被扭曲,人五人六地穿上别扭的西服,脖子上系起了上吊绳,头上抹着各种有毒的化学膏状物,我们不得不去“假正经”。我们似乎从小就去学习假正经,譬如说,小学正是人最活泼的阶段,但非要他坐个笔直,图什么呢?大学为什么反而不管学生在课堂上的坐姿了呢?为什么不等他到七老八十了再叫他端坐呢?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我们给这些“假正经”找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依然改变不了它荒诞可笑的本质。


三十而立的故事背景在1983年左右,正是文革结束之后不久,而作者写作的年代是在九十年代初。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既保有一些对文革的反思,又有一些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反思。


在“文革”中,每个人都被政治裹挟,成为一个个假正经的人;文革结束之后,假正经却被保留了下来;在现代化进程中,每个人又被经济裹挟,被迫一切向“钱”看。社会人心浮躁,假正经愈演愈烈。


三十岁这个节骨眼儿既是中国的转向,也是人生的转向,这是一个不得不向生活低头的年纪。我们选择去“假正经”,是绝望与无奈,还是走向真正经的必经之路呢?我们好像不得而知。


在《三十而立》的具体写作手法上,王小波依然延续了《黄金时代》的戏谑风格。比如文中段落:“您要真想学好,先把嘴改改刚才说话的态度,像教员和校长说话的态度吗?——知道了,下次上您这儿来就像和遗体告别,还有呢?”


王小波非常善于运用这种正话反说、大话小说、小话大说的修辞手法,使文本洋溢着幽默的气息。此外,他还善于频繁地从叙述跳到议论,或是跳到心理描写,使他的作品带有现代主义的色彩。这也是他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的原因。

卡夫卡,现代主义奥匈帝国作家,1883—1924


毫无疑问,王小波在力图冲破中国的社会枷锁。然而,还是笔者以前提出的那个问题,我们既受到这些枷锁的制约,又寄生于这一套规则体系,并默认这些规则扭曲我们,因为这些规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我们生计。


而一旦中国人无法接受固有规则体系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选择改革或者是革命。比如说中国近代的政治革命、经济制度的改革、文艺领域的创新等等,当然也有社会思想观念方面的。这就引申出王小波创作的局限性——他没有探讨中国社会种种“假正经”的深刻原因,更未深入思考构思中国社会的新秩序,仅仅是足够犀利地指出当代中国人面临的精神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