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王阳明》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发表于2021-07-08 10:50:01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王阳明》读后感

摘要:

王阳明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更是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在他的生平里,对事物保持质疑和批判的狂者精神推动着他不断前进,他辩证的自然观人生观为后人树立了思想的方向。

天赋异禀的王阳明,从出生之时便异于常人,母亲怀胎14个月他才降世,5岁方能开口说话,少时便励志“读书做圣人”,之后又独闯边塞。他虽然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但他经历了波折的科考之路,起起伏伏的仕途使他人生坎坷,偶然的机缘使他身体力行的悟出了思想的光明之路。他说“心外无物”,其实超越了心和物;他说“知行合一”,已然超越了知和行。他看透了心物,将知行融通,为后人启蒙了思想。

下面将从以下方面谈谈我的感悟:

一、王阳明身上有哪些精神

1.“狂者”的精神——对事物保持质疑和批判,进行深入的思考,大胆的做出推断,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王阳明经常以“狂者”自居,他一生的特色就是好高骛远,拥有狂士的表现。阳明所追求的,并非虚名,也不是纵情享乐。当他十二岁时,便对私塾的老师的话产生了质疑,他觉得“读书登第是第一等事”并不对,而应改为“读书学圣贤”。他有天禀之资,对经书、诗词、弓马、兵法、道术、无所不学,无所不精;将学问、事功与德业全集于一身,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事。【1】

冯梦龙撰写的《王阳明出身靖难路》【2】中记录了这样一件轶事:王阳明早年丧母,又不被庶母厚待,竟然在十二岁的时候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早晨的街市上买了一只鹄鸟,藏在庶母的被子当中,庶母掀开被子时,鹄鸟立即飞出来,绕着屋子飞行,口里发出怪声。古代的人比较忌讳有野鸟飞进屋子,更何况鹄鸟是不祥之物。因此庶母非常惊怕,花了很大的功夫赶走鸟;阳明假装十分惊讶,劝母亲喊来懂巫术的人问一问,其实是他买通的巫婆。巫婆假装是阳明的生母附体,说庶母对她的儿子不好,将会降大祸给她;庶母信以为真,伏罪悔过,从那以后对阳明的关照十分注意。从这一个故事可以看出,不拘泥于常规思维,创造出新的方法解决方法,能给事物的发展带来积极的转变。这对做学术研究,探索未知领域的研究生而言是一样受用的,以灵活的思维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事半功倍。

2. 在扬弃中不断上升

“为学须得个头脑,功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用舵。”【3】

阳明曾经试过朱熹的实践论:“格物致知”,但是他发现这不够用【1】。对朱熹来说,经书与人生,都包含着道德意义,都可以当作思想与行动的起点。阳明的经验却指出不同的方向。他重视“心”的启发。他认为,读书与人生,都应是由内向外的行动,“字”与“言”,若有其重要性,不只因为他们出自经书,而且因为人心的反证,给予它们意义。阳明说:“龙场居南夷万山中,书卷不可携。日座石穴,点记旧所读书而录之,意有所得,辄为之训释。期有七月,而五经之旨略遍。名之‘臆说’,盖不必尽合于先贤,聊寄其胸臆之见,而因之娱情养性焉耳。”

“不必尽合于先贤”——阳明没有立刻批评朱熹。【1】他在得悟后,首先是试度在他熟读成语的经书中,追寻他的新看法的外证。“五经臆说”是在这处境内写出的。他向经书求证,表现自己无意脱离正统儒家的范畴。可是他又肯定本身思想的独立,选出五经之中他所记得的字句,根据本身的切要而加以解释,并且强调自己的见解,不必尽合于先贤先儒。他甚至说,经书只是求道的用具,得到之后就可以放弃。有点像鱼忘筌,醪成弃糟粕的意思。并且,他还说,俗儒的错误,是在筌上求得鱼,认糟粕为醪。对学术研究而言,研究生应当以辩证的眼光对待前人的研究,根据本身的理解去求证合理的部分,加以自己的见解,提出新的假设,“不必尽合于先贤”,得到自己新看法的证明,佐证自己的新发现;在扬弃的过程中实现创新。

二、王阳明的自然观与格物论辩

阳明认为,他的哲学深意,不出乎“心”,这是他的思想的起点和终点。他说,心是人性之善的起源,也是生命的根本。他认为,心与自然一体,是众善之源,也是知觉与道德的根,并拥有使人成圣的能力,这不是说,心无不善,而是说,心有治不善的本事。阳明将心与太阳相比,就如太阳自然发光,只有受遮时才变暗。人心也一样,只有受私情所障时才失亮。阳明“心即理”的学说,既是解释人人皆可成圣的出发点,又是他的实践与修养的基础。因为心有自决的能力,心的所知,包括了经验与行动。为阳明而说,“知”指的,尤其是道德方面的知识,也是人生智慧。而“行”指的,是如何循知行事。所以真的“知”即是有关道德行为的知,而真的“行”即是道德行为本身,换句话说,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他的道德理想。【1】

阳明承认,立志成圣,是不易做的。唯有全心全意,追求成圣的人,才肯献出自己的一切。但是,他也觉得,唯有这样做,才不愧有此一生。不然,若是某人只求格物与致知,他永远不会达到圣域。所以阳明反对朱熹的格物说。他认为朱熹将修身的步骤颠倒了,使初学者无处开始。阳明以“正”字的意思,解释“格”字,又以“事”字的意思,解释“物”字。朱熹的格物说,如同一条直线,令人穷究物理。阳明的格物说,却倡言“在事上正心”,即是要求人心自责,似是圆线型的活动。他的“事”字,实指生活上的磨炼。发展自我,在磨炼中成长。

三、结论

在王阳明看来,人心中之天理和良知的发用流变,生成并主宰了自然万物,也通过自然万物实现和体认“心”的存在、意识的作用,因而二者是相互促成而非单向决定的。【4】从这一点而言,王阳明的心本论和“心生万物”的说法,一方面不是简单的唯心主义本体论而应该理解为一种心物合一的存在主义本体论,另一方面也不是简单的唯心主义认识论或唯我论而应该理解为某种现象学意义上意识与对象合一的认识论。王阳明“万物一体”的思想,以人心中之仁、天理和良知为根源,阐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一体性及其层次性和秩序性,反映了王阳明的宇宙观、社会理想及其修炼内心的修身方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王阳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统一性。“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其中关于人与自然本为和谐一体的思想观念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