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朝花夕拾》教学指导

读后感大全发表于2017-11-21 08:33:12归属于读后感范文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朝花夕拾》教学指导

 

名著阅读教学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初期导读、中期推进、成果展示。
一、初期导读
我设计的思路是:读——写——析
(1)读
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我重新排列了《朝花夕拾》中篇目的阅读顺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五猖会》 《阿长与山海经》 《琐记》 《父亲的病》 《藤野先生》 《范爱农》《无常》 《狗·猫·鼠》 《二十四孝图》和《小引》 《后记》。
每周日下午集中时间阅读,进度是每周3——4篇。第一周安排的较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 《阿长与山海经》 《琐记》。前三篇内容都是反映童年生活的,第四篇也有童年的经历,便于引起孩子们感情和经历上的共鸣。读书的要求是:书上要有圈点批注的阅读痕迹。例如:用波浪线画出富有文采的句子,用横线画出关键的语句,用问号标出不理解的语句,用三角号标出关键词语等。


(2)写
读完后写读后感。内容很广泛,可以有对事件的概括,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写作手法,自己的感受……写完后,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每组推荐优秀的作品,在班上展示。同学们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通过交流,学生对作品的认识也就深入了一步。


(3)析
引导学生归纳读书方法。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通过阅读这四篇散文,你读出了哪些内容?问题一抛出,学生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收获,我又引导学生归一归类,最后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
这几篇文章中有哪些生动的故事?文中有哪些主要人物,分别有哪些特征?作者对他们持有什么感情?你读出了作者的那些经历?联系自身,与作者的经历对比,你有那些感想?
学生通过总结交流,加深了对作品的认识,也渗透了读书方法。
第二次阅读是十一放假期间,让学生按照归纳的读书方法又读了三篇文章,分别写了读书笔记。
第三次阅读,难度最大的是《狗·猫·鼠》 《二十四孝图》和《后记》。这几篇散文思想性渐强,难度加大,学生读了两遍仍然懵懵懂懂。见此状,我鼓励学生把自己读出的内容说出来。比如:《狗·猫·鼠》中主要写了哪几种动物?重点写的是那种动物?有什么特点?作者对它持什么态度?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你认为《二十四孝图》中那幅图的内容最荒唐?讲讲这个故事。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抢着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交流,学生对这几篇文章有了兴趣,交流完老师稍加引导,也就有了再读的意愿。
二、中期推进(第二遍阅读……)
分两个层次有梯度地推进阅读。
第一层次:整体把握,概括比较。指导学生抓住鲁迅先生生命历程中的关键点,通过概括、比较引导学生勾勒出整本书的相关情节和人物性情。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从鲁迅先生童年、青年、中年时期的关键经历入手,研究哪些篇章勾勒了他的成长轨迹和思想转折点。课堂上,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把握,我出示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1、鲁迅的童年是怎样的?请以“我认为鲁迅的童年是________(幸福或不幸)的,可以从________(文章或事件)看出,因为________”的格式作答。
2、青年时期,鲁迅有什么经历?请以“是________(原因)促使鲁迅离开故乡——
________(求学经历)——________(与藤野先生交往)——________”的格式。
3、成年时期,弃医从文的鲁迅是怎么做的?他拿笔抗争什么?
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与回答,需要学生最大限度地熟悉《朝花夕拾》所有篇章的故事情节,这就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兴趣,对作品中的形象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有理解、有比较地阅读,养成融会贯通的阅读习惯。
第二层次:嚼出问题,自觉探寻。与单篇课文相比,作为整本书的《朝花夕拾》思想内涵更为深刻,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生成问题,自觉探寻作品的主题意义。我引导学生开展了阅读质疑交流活动,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阿长、衍太太对待我的态度有何不同?”“寿镜吾先生和藤野先生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鲁迅为何仇猫?又为什么喜欢无常?”……这些问题涉及了怎样理解《朝花夕拾》和鲁迅先生的方方面面。显然,学生的阅读兴趣已经被激发,阅读自然也就渐渐深入了。
三、成果展示
这节分享交流课,我的设计理念是“展示”和“对话”,以学生为主课,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的作用有三:一是课下把关各组成果;二是时时关注,课堂收口;三是课堂评价,鼓励阅读。我确定了五个展示环节:辩论会、女性人物分析、男性人物分析、它物分析、与鲁迅面对面交流。学生自愿选组,由组长统筹拆解课题,分配任务,最后各组组长写出详细的活动方案。准备过程中,难免有学生消极怠工,或因个人能力不足,被同学排斥,教师要及时发现,多鼓励点拨。

    展示活动第一个环节是辩论赛,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陈述观点,寻找依据。在“人物画廊”这一板块中,学生们从概括到具体地梳理了作品中的形象,以经典片段为观点佐证,文本意识强。除相似之外,每组也各有其亮点。例如:女性人物分析组巧设人物比较,男性人物组补充介绍了男性人物的基本情况,它物分析组设置了展示“无常”这一形象的课本剧表演。“与鲁迅面对面交流”这一环节难度最大,扮演鲁迅的学生对作品要有更深入的研究与领悟,这样通过大家相互交流,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感情把握的更真切了。
     总之,从阅读经典到成果展示,学生不仅阅读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节课学生展示的幻灯片先是他们自己制作的,我只做了些修改。
    在阅读中认知的,经历生活方能领悟,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分享交流,学生能够愿意亲近经典作品,具有更开阔的阅读思维。更希望他们珍惜当下,认真生活,关爱他人,用心感受身边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