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北京乎》摘抄与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发表于2021-03-06 09:55:01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北京乎》摘抄与读后感

(一)

“城市是无数模型,使人各各钻进一个去,改变了自己的真面目,去适合模子的方圆。”

“但千日一律的生活,不论在城市在乡村,都是僵死的,都是无趣的,都是使人断丧真性而阻止创造力的;然而,只要不是偷惰的人,在乡村究竟比在城市有活气。”

“人的能力是这样薄弱的,同样的做一件事,做过两三次,就没精神了,但还常有做过两三次就黏着不能不做的。”

“厌倦与非做不可的两种现象虽很相反,而其失去个人固有的生活能力是一样的。”

“在这样的封闭中,有什么劳烦我们的心,有什么供我们的心做参考的呢?我敢说,我们除却想蛰虫的睡着,至多也不过翻上翻下的重想干燥狭隘的心中的几件事而已。”“城市是无数模型,使人各各钻进一个去,改变了自己的真面目,去适合模子的方圆。”

睁开眼,打开心——读《北京应有的游春佳节》有感

初三六班 张羽菲

我们或许都曾觉得迷茫,仿佛世间无上的快乐仅仅止于眼前,甚至觉得烦闷而无处找快活。正如孙福熙在文中写到的一些北京人,一入秋就将自己封闭在室内,就连出门也是遮的“气丝不通”,总把自己封闭在舒适区内,而后又陷入某种可悲的百无聊赖之中。

城市是模型,是让人不断适应的模子,其实不止城市,生活不都这样吗?人的能力是那样薄弱,生活促使我们的精神在失去个人固有的“活气”的边缘反复横跳,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作者奉劝我们往乡间去,那就先去乡间看看没有被城市喧嚣浸染的自然美,去欣赏那些关上门用力想也想不出来的颜色和景象。院里的水龙头呆呆望着一旁槐树上的燕雀,不远处是棕色而深不见底的缸,屋中炉子不时钻出几点火星,伴随着翻弄煤块的声音将热送出。坑坑洼洼的土路旁是一望无际的玉米田,金黄与嫩绿夹在湛蓝与浅棕之间,那是一幅再简单不过的画卷,却拥有用笔画不出的感觉。你能看到星星为你点灯,也能看到太阳从真正的地平线上升起的样子。……太多太多。

然而身在乡下的人又总想往城市去,觉得城市才新鲜快活。徜徉在广厦千万间之中,各条街道上都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每个人走的都不慢,有着风格迥异的穿着打扮,甚至小小一片天地就容下了各种各样的人。夜深时站在立交桥上,车轮与柏油马路的摩擦声丝毫不减,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将世界装点成彩色的白昼。……又太多太多。

也许是因为生活的时代不同,自此我与孙福熙先生的看法略有分歧。如果说乡下来的人到城市呆上一段时间后就会觉得厌倦,那么城市里的人到乡下呆上一段时间后也定会觉得无聊。城市有车水马龙、灯火通明,乡下有燕舞莺啼、炊烟袅袅,至于哪里更值得向往,是不应当根据地点来评定的。

相比于寄身心于乡间,我更期待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保留那份“活气”,这更有挑战性也更符合现实。生活大多时候不是轻松自在,一味地逃离现在所处的环境也不是办法,需要做的便是怀着真挚的心灵找到精神的寄托。这样我们就一定不会产生无趣的感觉,反而能怀揣着爱与希望迎接每一个挑战的到来。去寻找吧,毕竟世界有那么多角落,哪是随随便便就能让你看完的?

忙里偷乐,这大概就是最好的状态。既然置身于人间烟火中,又何妨好好品味一番再离去呢?那时你走过的地方一定有满天星光、繁花开遍。

心不再封闭之时,每天都会是游春的佳节,是灵魂盛开的春天。

(二)

“不过,现在中国还在需要一个启蒙运动的时代,大多数人没有并重各种事物的能力。你说除夕应该纪念,他就以为新历是不当改用的了。你说中国也有好的食物,他就要把欧洲输来的科学都丢到茅厕去了。”

“春的第一声是梅花报来的,他铁劲的骨格上化出轻飘的花瓣,活的珊瑚似的放射他的生命。日光柔抚他,春风滋养他,一朵又一朵,一枝又一枝的培植得春光十分的热闹。”

“五千年积聚下来的重担压在我们眉头,我们饥渴困疲而喘息,然而不能在担中找到一些可用的食料或饮料。有的,零乱的,龌龊的,我们不会整理而吃了,就使我们疾病或毒死。”

读《北京乎》———《中国之夜》论如何在吸收西方文化和传承中华文化中找到平衡

初三六班 赵小菘

当下,生活在一个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世界中的我们在快速的,无意识的被“西化”着。从衣食各个方面我们都在主动的西化,人们的开始追求ins风,追求西式的饮食;但追求的同时,我们又身处在一个传统文化的热潮中,“要重视中华传统节日,反对洋节日”的火焰也在就烧到了我们身边。身处在文化漩涡中的我们应该如何在吸收西方文化和传承中华文化中找到平衡呢?在《中国之夜》中作者给出了一个观点———中国需要一个启蒙运动的时代,我们需要有并重各种事物的能力。但当今社会的大多数人是没有的,正如作者说的那样“你说除夕该纪念,他就以为新历是不当改用的了。你说中国也有好事物,他就要把欧洲输来的科学都丢到茅厕去了。

我认为现在应当是启蒙运动兴起的时代,是一个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碰撞的时代,碰撞不意味着你死我活,而是如何在交流和包容之间共同生长。

我们应该学习西方的科学,在人类的近代化探索中西方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发展,除了有殖民主义黑暗的一面,也一定有值得学习的科学的一面。瓦特的万能蒸汽机,推动了铁轨上的火车,人类世界从此动起来了;爱迪生的电灯,点亮了大街小巷的灯,在漆黑的夜晚给了人们光明;莱特兄弟的飞机,载起了人类飞天的梦想;阿姆斯特朗月球着陆更是将宇宙探索的大门打开。当今世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也正站在世界发展的一大转折点,新时代的我们要是能学习近代西方的科学精神和创造精神,也必将在这一次的浪潮中冲到浪尖。但说欧洲输来的科学有好事物也不意味着要将中国的文化都丢到茅厕去。

我们绝对不能让这许多中国的好东西都倒在荒地中。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这历史和底蕴是世界任何文化无法媲美的。农耕文明为我们留下的传统美食;风格迥异的文人才子留下的诗词歌赋;百家争鸣时伟大思想家们的一本本著作;智慧的劳动人民总结出的二十四节气;民间流传的一个个传统节日;古代匠人制出的纯木质的榫卯结构建筑......这都应该被我们学习和传承,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任何一个民族要是没有了文化的灵魂,就会像飘忽不定的野草没有了根,必然无法长久的生存。

因此,我们要在在吸收西方文化和传承中华文化中找到平衡,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在这启蒙运动的时代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