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重读晚清六十年》读后感—历史可以被原谅,但不能被遗忘

读后感大全发表于2021-03-07 00:10:02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重读晚清六十年》读后感—历史可以被原谅,但不能被遗忘

一、简介: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端木赐香著的《重读晚清六十年》。正好学校历史寒假作业有一项让我们写一篇以“历史可以被原谅,但不能被遗忘”为题的反思报告,所以我就以这本书中的内容以及哔哩哔哩《圆明园》纪录片为参考写了一篇关于英法联军进中国和火烧圆明园的小作文。

由于寒假还有几天就结束了,我也来不及再专门为《重读晚晴六十年》写一篇读后感。所以我就将自己写的“历史可以被原谅,但不能被遗忘”反思报告作为此书的读后感发布在公众号上(毕竟很多观点都是被此书中内容启发的)

二、正文

在清朝历史上,有这么一座皇家园林,占地面积约3.5平方千米;有一百五十余景;甚至被洋人称为“万园之园”。它,就是闻名中外的圆明园。可是,这个世纪性的大型工程却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烧之下基本被摧毁了。这篇反思中,我会从咸丰皇帝为首的满清政府以及英法联军两个方面来讲述为什么“历史可以被原谅,但不能被遗忘”。

从满清政府方面来看,“历史可以被原谅,但不能被遗忘”的原因在于终结一次又一次的周期轮回,并且避免“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再次跌倒”这种恶性循环。我认为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之一,大清根本不懂得国际游戏规则。这个是大清王朝一直以来最重要也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在英法战争爆发清方和英方法方谈判破裂后,咸丰皇帝竟然让僧格林沁将返回途中的巴夏礼等一行39人(英法方谈判官)截拿并送回北京。

国际上,两国谈判过后,不管结果怎么样,都是不能伤害谈判官员的。可是,由于大清闭关锁国得太久,根本不懂得这些最基本的国际规则,将英法派来的谈判官员扣留了下来,从而导致英法方面的震怒。

以上是清政府与英法两国交战中的例子,我再举一个在其之后40年(清朝光绪年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义和团”的一个例子。义和团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在义和团胡作非为的期间,许许多多的洋传教士都被其所杀害。

在国际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是会公然地杀害传教士的,因为传教士传播的是信仰,而政府不应该去约束人民信仰方面的追求,所以根本没有权利去管这些传教士,更不用说杀害他们了。

但是,毕竟大清国并不是国际社会的一分子,所以根本不懂得并且也不在乎这些“游戏规则”,任凭西方各国的传教士被义和团狂热分子所杀害。义和团这些疯狂的行为和满清政府背地里的支持也是加剧了西方列强对大清王朝的不满。

我们可以原谅大清的皇帝和官僚不懂得国际游戏规则—这是十分正常的一件事,毕竟清朝闭关锁国了这么多年—但是我们却不应当忘却大清因不懂得游戏规则而受到当头一棒的历史,因为只有去正面面对它,我们才有可能走出之前的状态,认识到自己并不是所谓的“天朝”,而是一艘沉重的破船,从而虚心学习并且接受国际游戏规则。

可惜满清政府并不这样认为,这就是为什么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又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有了义和团见洋人就砍,见传教士就杀的破坏国际规则的先例后慈禧还会同时向11个国家宣战的震惊全世界的愚蠢行为。

之二,大清的特色就是领导先跑。其实我这个标题有些小问题,“领导先跑”不仅是大清国的特色,而是中国封建王朝历来的特点。《圆明园》纪录片第二集(万园之园)中,在第三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惨败之后僧格林沁给咸丰帝上了一道密折,说请皇帝赶快前往木兰巡守。

说好听一些叫作“巡幸木兰”,但是其本质就是“当前局势很不稳定,请皇帝赶紧逃到木兰去”。可以看到,在危机的档口,咸丰帝并不是想着像英国中世纪国王一样带兵决一死战或者像宋真宗一样面对辽军御驾亲征,而是想着怎样逃跑和怎样保住自己的小命。

我们虽然可以原谅咸丰皇帝巡守木兰的决定—毕竟普天之下什么都不重要,唯有皇帝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们却不能试图回避这个历史片段,不能将它抛掷脑后、遗忘它,因为只有面对它之后我们才能看到清朝皇帝虽然天天说是说“为民着想”,但是实际上到了危机的关头,都是在“为自己着想”。

看到的这一现象的本质后,我们才能尽快地解决这一问题。可惜满清以及后来都并是这样认为的,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此后八国联军进北京之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一路狂奔至西安以及此后诸多类似的事件(这里不详细展开)。

从英法联军方面看,“历史可以被原谅,但不能被遗忘”的原因在于避免在同一个问题上一番再犯。英法联军在进入圆明园之后总计做了三件事:第一,称赞它是“万园之园”;第二,抢劫和毁坏自己带不走的东西;第三,火烧圆明园。

先暂且不是英法洗劫圆明园的事情—因为再说,这不仅仅是英法做得出这种事情,清兵在战胜之后不是也会将占领地洗劫一空吗?但是我认为英法损坏自己带不走的东西这个行为是不正确的。

圆明园总计花了百余年建造,花费了上十亿可能甚至上百亿两银子,其中任意一幅画卷和花瓶在当时都是价值连城。可是这些带不走的珍贵图画和花瓶却被英法联军统统砸碎和焚烧,甚至有些军官还用燃烧的画卷来点烟。洋人称自己为文明人,称大清为野蛮人。大清确实十分野蛮,但是毁坏圆明园内宝物这一行为也是违反了“洋人是文明人”这一自我认知。

如果毁坏自己带不走的东西也就算了,那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间是最不可容忍的。这个举世闻名的世界性大工程花了上百亿两的白银,暂且不说它劳民伤财,但是如果英法联军不将它烧毁,现在还能供人观赏游玩。可是额尔金却下令焚烧整个圆明园,导致其现在只剩下废墟一片。

事后,英法有些高级军官和全权大使都感到有些遗憾以及伤感。连西方著名文豪维克多雨果也在给一位法国军官回信中说“这个奇迹(圆明园)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的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是英吉利,一个是法兰西。”

我们可以原谅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但是我们不能回避和遗忘这一段历史,因为它可以给予我们一个提醒,让我么看到,人性是多么丑陋。即使是西方的“文明人”,也终究不能胜过贪婪和欲望,最终将这一个世界性宏大工程在一夜之间化为废墟一片。

在认识到这点之后,我们才能在每当遇到这种情景时不断提醒自己,不要成为人性的奴隶,才能够更好的约束自己成为更文明的“文明人”。更可惜的是,欧洲人也没有吸取教训,这也是为什么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圆明园又遭到了第二次大型破坏。

中国古代史有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就是它并不是像其他国家的历史一样长江后浪推前浪式的进步,而是不断地在进行周期轮回。在这些不同朝代的周期轮回中,前朝好的方面会被后朝接受并传承下去,但是同时有一部分的问题会始终随着历史的周期轮回而延续下去。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历史可以被原谅,但不能被遗忘”的原因。历史永远可以被原谅,但是我们应当正面它,而不是试图回避它,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又一次回到中国古代的周期轮回之中。